因為楊芽的故事,所以正巧學到了更多新知。
◎ ◎ ◎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語出《論語·為政》
「學習」和「思考」一樣重要。
把暑假還給孩子,
多一些空白時間,讓他們有時間玩,有時間想,
體驗真實世界,足以應用整個學期生吞活剝下的套裝知識。」
◎ ◎ ◎
我第一個疑問:
你的留言裡,假設學期中,學生在學習。暑假裡,學生"有可能"思考。
兩個假設,我都粉懷疑。
如果是學齡前,我百分百支持她們就是玩,但,小學階段,我絕對主張規劃性的玩。
中學階段,玩?我很懷疑。
我比較願意說是因為滿足產生學習的樂趣。」
◎ ◎ ◎
滿好的,老師把這樣的「玩」更具體化了!
沒錯,
也許學期中,學生沒有在學習;也許暑假裡,學生也沒在思考;
但無法完全排除這樣的可能。
◎ ◎ ◎
韻文呀,現實是:
我知道這是現實:
"學期中,學生沒有在學習;也許暑假裡,學生也沒在思考"
但無法完全排除這樣的可能。
你覺得連我這種還沒當上教育主管的人,能夠接受這種wording嗎?
◎ ◎ ◎
太現實了,
我幾乎要把剛剛小丸子「大人都是騙子」搬出來了! XD
◎ ◎ ◎
重點是,你已經是大人的一群。
所以,你也是騙人的一群。
騙人,你的真實感覺。
因為你發現,如果無法如此,你活不下去。
◎ ◎ ◎
「可能」,但不得不。
當然不能忘掉現實,
我想說,
學齡前、小學前,去玩;
小學,找有興趣的玩,盡可能地去觸碰,
不是怕輸在起跑點上,
補習似的填鴨,孩子的興趣都被磨光只得逼迫。
中學,一樣要「玩」,但不是放縱。
學習的樂趣,找樂子。
從做中學,從玩中學。
玩很快樂,
但反過來,為什麼學校的學習不快樂?
我想要學習很快樂啊。
◎ ◎ ◎
我想活,也正在騙人。
剛本來想查,老師是不是最常說謊的職業,
但不論出處了,總有此一說。
我知道我是大人了,
但總是教育理想,與現實有差距,還要耐得住磨損。
教育部教育改革的口號是「快樂學習」,
但是大家都可以質疑,
我想要相信,但是我還看不到。
◎ ◎ ◎
我基本上是認為有學習能力的人,在學習到新知時,是快樂的,
這,或許是你的方向。
◎ ◎ ◎
這樣很好,我知道。
學習本該是快樂的一件事情。
李家同不認同快樂學習。他認為只有快樂,沒有學習是不行的。
但這讓我想到習得無助感的孩子。
他們學得不快樂。
有時候是社會跟環境的問題,
也讓我想到上次老師說的,拔尖跟扶弱。
● ● ●
去年的十月底,我不經意望見誠正中庭的海報,得知詩人洛夫即將於十二月初至師大演講。我呆愣著,內心有無法表達的激動。即使和實習的日子衝突,我當下就已打定主意不會缺席,我是這麼地想見洛夫一面,這麼地想聽他說話--為了長久以來的渴望,為了幻滅。
於是當天我和實習學校請了假,提早半小時到達教育大樓201教室。這當然是一場虛假的病假。「通識課的同學嗎?請在這裡簽到!」我不是,但我忍不住看了看她手上的簽到表,就和我預想的一樣,零散而冷清。「洛夫也會走這扇門嗎?」我收起雨傘走進教室,腦袋裡盡是胡思亂想。
通識課的學生翹了一大半,整個演講廳坐不滿五分之一。預定時間已到,在通識中心老師指揮下,我得以移動到第三排的通識課保留座位,我轉頭看了看椅背,上頭貼著「環境A班」。
當洛夫從後台休息室走出時 ( 唉,他選擇了另一扇門 ),我馬上慌亂地拿起紙和筆,他開口便以不符合年過八十的響亮音量和我們打招呼;這當然是不需筆記的,儘管我有這樣的衝動,而這使我非常不安。在上班地方的補習班充滿崇拜著同學、老師、父母甚至比爾蓋茲的小朋友,而長大的我一向懼怕崇拜,現在的我們還能從崇拜中得到些什麼呢?
我看著身旁的女學生低頭玩著iPhone,而我的紙上已塗滿了潦草的字句、標點符號和箭頭。我是這麼地羨慕她,她看起來這麼悠遊自在,而我仍在這些字句中尋求著一點幻滅。當主講人接過洛夫的麥克風,在確定沒有人要提出問題後表示這場演講將到此結束。眾人收起屬於自己的東西自我身後的門一一離去,突然一位女孩上前表示想和洛夫拍張照,看到這幕不知怎的,我突然得到一些勇氣。
「我很喜歡您的詩。」我上前,看著他的雙眼,「尤其是『香港的月光』」。
「喔!那好久以前的作品了。」他帶著我並不願意看見的微笑,「你是香港來的嗎?」
「不,其實我是高雄人。」
他和我一同笑了笑,他的笑很涵蓄,帶有一些看得見的傲氣。我繼續問了他關於他特有的石榴意像、關於中國,甚至我還想背出石室之死亡來讓他知道這個詩學式微的年代我仍讀他的詩。片刻通識課的老師用眼神告誡我該離開,便挽著詩人的手轉身走入後台。
崇拜一向令我無所適從,即使只有一點點,只要一丁點的幻滅就能令我心安。教育大樓外又下起了雨,於是我只好撐起雨傘,帶著無所適從的滿足與美好走回宿舍。
◎ ◎ ◎
我卻連幻滅也不想得。
不願面對現實,或者,寧可旁觀而無力於說服他人。
這個世界,有能說服他人者,常是專家,得掌控權力。
而何者為我所能?
◎ ◎ ◎
小後記:
我看了妳快樂學習那一篇,我很佩服妳能和李俊仁對話這麼多回,
因為是我的話完全不會理他,他質疑過了頭,甚至讓我納悶他當爸爸會是什麼樣子。
我很確定妳的小孩會比較快樂,因為妳能看見他們不快樂。
- May 13 Sun 2012 01:09
我卻連幻滅也不想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