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個字傾吐了太多的期待。 

--
Take 
Take me
Take me home.

帶,

帶我,
帶我回家,讓我平安。 
 
帶我去看你所熟悉的地方,在那裏向我展開,
你像個孩子的地方,你有意識地評判。
 

--  
 

我在父執輩的車上想像基隆,員林,雲林,
北中南,關切著颱風的雨勢,
朋友在簡訊中懷念起臺北,人倒是其次。
 

Happy family day. 
我的家庭,平行之輩,都是如此照顧著手足的小孩,
上對下總有期待,很難親近的,也難以放開。 

萬芳的演唱會名稱,「原來我們都是被愛著的」。

--
每日的閱讀,報紙以及臉書,有意識地將例行公事變成一種鍛鍊以及刺激, 
你看著那些富含希望的文字,想著那些美好的可能,竟然就讓眼淚發生,
你想著那些驚心動魄的,詭譎的,眉頭一皺 (案情很不單純) 。

--
這時候應該聽「帶我回家」的,張懸翻唱陳珊妮的版本, 

可是聽起了深深厚厚的 Fink.

我想起關係中的不對等,想起那些問候可能都是一頭夏季熱。
孩子因著不同的理由而來,但卻在離開的時候,反倒沉給我很多日後才想起來的禮物。

那天看著不同的國一新生陸續看好新的班級、走入教室,
在填答A 卡的時候轉頭於我發問,讓我想起藍妹妹,
那是一種預示,也許有天,她也會為了類似的理由前來。 
 
 

  

看著那個男孩笑瞇了眼睛,頑皮,讓我想起那個男孩,
不笑的時候,我便知道他難得認真起來。

--
妳拚了命的要求掌聲是在做什麼?

--

 
我們開始走向不同的地方。

建築,教育,音樂,政治,公務員,社福單位,書商,
打工旅行度假,也要有意識地、讓意義發生。
 
當初相識的時候,第一印象錯誤地驚人,

等到故事都經過,最後分開的時候,連下一步落腳的墊腳石也未能明白確認。 

考上什麼大學,如何分流,都在日後的問候中交換,或於臉書中刺探, 
健康以及平安,子女多大了或者都如何打發假期時光。

我一直在做的事情,你一直做的事情,
讓生活變成一種明白跟對話,
於其他生命的,於自然的、於藝術、音樂、影像以及文字的,於我們都有關的。  
 

 
-- 
那麼你怎麼不在這裡? 
 
那麼我們怎麼開始逐步走向不同地方的?

--
跟不同的老師在不同相遇的場合中復合了,寒暄,熟絡著,
仍能感受到尷尬或者親密的重溫,
被接納,被看好,能肯定的是這條路越來越堅實,非得走上一遭了,
甚至都許下假期中的願望,邊際也清晰。
 
我愛哪些人,我也愛他們的可能,
那些笑著也愛著我的人啊,我也報以相同的掌聲。  

  

-- 

期待別人帶著我們看世界,你又給了別人怎樣的視野?

愛與權力之中的拉托,
親人之間的不可逆、毫無理由;
教育愛,也是一種不斷地給予,你愛那些可能,本質上感動就是一種回報了;
只是在朋友以及情愛之中,
理由以及關係對等好像顯得更為重要,
卻又不得不接受時間這個軸線上,所有的靠近跟遠去。
 
仍存的都可歌可泣。 


 
      
--  
林夕,「曾經」一套之中有四冊,其中一套冊名:「當時不只是尋常」。
 
1、為分手事宜,特此敬告
2、如果青春窮途末路
3、未著迷便出竅

4、當時不只是尋常 

--
帶我去陌生的地方,然後怎樣?
 
這期待太大,
因為你憎恨偏頗地陪伴,你喜孤獨,
顯得我冷熱不明,進一時,退一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wh 的頭像
    ywh

    眼睛看到的地方

    yw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