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覺察是改變的開始」,但卻何以使案主改變?
 
老師引述 Satir 說「希望」, 
 
那句「希望卻比絕望更壞」,潘朵拉盒子裡的,是不是就是絕無僅有的希望感。

那麼還不如把希望改成相信。 

你說感動。
為了那些從讓你感動的事而成為了現在的樣子。
   
你為了自己而哭,何時能為了別人而哭? 


感動不壞事,但是過分感動很可怕,
好像情感是可以被訓練出來的機器,好像原本不存在一樣。
 
人不能全然「懂得」另一個人,只能「理解」。

教學是給,諮商也是給,
給空間、給彈性、給關懷。  

也都是傾聽。
  
◎  ◎  ◎

凡事都有其先來後到,
不能假裝看不見,就以為過去或者現實並不存在。 


明明萬分在意那些電話裡,或者是陰錯陽差之下知道的事。
很在意的是未來種種的可能:等誰回來以後就有未來了。

回神想想,但剛才說你不懂為什麼大家都想愛。

不只是為了滿足保護或者被保護的慾望。
人不只為了「得到」愛,也是為了「去愛」。
 
愛是你有自由的權利,卻選擇停留,不計失去與犧牲。
 
◎  ◎  ◎  
 
 

  

「我是我自己」 V. Satir


在這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完全像我。
從我身上出來的每一點、每一滴,都那麼真實地代表我自己,
因為是我自己選擇的。
 
我擁有我的一切--我的身體、我的感受、我的嘴巴、我的聲音;
我所有的行動,不論是對別人或對自己的。
我擁有我的幻想、夢想、希望和害怕。  
我擁有我所有的勝利和成功、所有的失敗和錯誤。
因為我擁有全部的我,因此我能和自己更熟悉、更親密。
由於我能如此,所以我能愛自己,並友善地對待自己的每一部分。
 
我知道某些困惑我的部份、和一些我不了解的部份。
但是只要我友善地愛我自己,我就可以鼓勵我自己。
並且有希望地尋求途徑來解決這些困惑,並發現更多的自己。
 
然而,任何時刻,我看、我聽、我說、我做、我想和我感,  
那都是真實的我。
過些時候,我再回頭看我是如何看、聽、想和感受的,
有些可能已不再合適了。
我能夠捨掉一些不再合適的,而保留其餘的。
並且再創造一些新的來取代捨掉的那些。
 
我有方法使自己覺得活得有意義、親近別人、使自己豐富和有創意,
並且明白這世上其他的人類和我身外的事務。
我擁有我自己,因此我能駕馭我自己。

我是我自己,而且我是好的。

 ◎  ◎  ◎
 
得到一些親密的能量。
我喜歡這樣地傾聽,去挑戰、去質疑,
讓你成為你,而我也能慢慢鬆開自己。

正事也很重要,我卻常常耽溺於享樂,流放思想,卻不求太深刻。
想要轉彎,快別說勇敢與想像了。

讓我也成為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w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