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體悟的人,以及無關事己如常生活的人,
高來高去,人人有自己的想法,
單一危機事件的發生,既不會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不能要求人人都改變,一如自己所重視的程度。
這世界不可能每個人都一個模樣,有差異才有刺激、進步的空間。
你先是一個人,再是一個公民,才是你的職業角色。
身為一個人,你對於事件有所感覺,
而感覺沒有對錯,事件跟觀點才有。
再成為社會中的一份子,成為公民,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然後成為一個職業角色,
對一個事件,有了感覺,同時也有所責任,
再回頭去想,在這個職業角色裡,我可以做的是什麼?影響哪些人?
一旦開始讓步和屈服,你就失去對於「對的價值」的堅持了。
世界還是一樣轉動,
但是知道事件後、有所體悟跟行動的人,
表現出的行為絕對不會跟完全不知道時是一樣的。
我們比自己想像中的還要有責、也還要有能。
◎ ◎ ◎
只要你有能量。
你不一定要感受到憤怒,情緒只是一種能量,
憤怒跟空虛都是情緒的感受而已,
感受沒有對錯,也不用強求人人都要有,
重點是在了解感受之後的「行動」。
只要你有感受,就是一種能量,
只要能感受到,我們的職業角色是有責任的,
那麼這些事件就不是不關己,而是我們可以改變的。
救了一隻海星也很重要,救一隻是一隻,
但為什麼不能拯救更多海星?
我們都別把自己想得太渺小。
◎ ◎ ◎
回頭再看看盧梭,愛彌兒,
看看愛的藝術,看看佛洛姆。
書單還有諮商理論跟一整套的陳嘉揚。
◎ ◎ ◎
你的教育信念是什麼?
應該開一個文章分類叫做「道聽塗說」,或者「只是跟得上話題」
『教孩子的十個方法』
1.給他空間,讓他自己往前走。
2.給他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
3.給他個條件,讓他自己去鍛煉。
4.給他問題,讓他自己找答案。
5.給他個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
6.給他機遇,讓他自己去抓住。
7.給他個打擊,讓他自己去面對。
8.給他個對手,讓他自己去競爭。
9.給他權利,讓他自己去選擇。
10.給他方向,讓他自己去創造。
- Apr 29 Sun 2012 14:23
走在對的、自己的道路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