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橋頭上看見神愛世人,末日將近,而你是一切的牧者。
在臉書上猖狂地濫用表意符號,謀求網絡,不忍劃損。

在人群之中等待,hit or false alarm, 
訊號總來得遲,我只得一日三省吾身。

在回覆之中,挖空心思地做一個姜太公,等一個願者,
更甚我早已上鉤,成為你的漁獲,日久才懂得。

讓愛信口開河。  
 
◎  ◎  ◎

下雨的時候,步行的時候,還是最適合Coldplay。
或者總是呼嘯而過的下坡,機車代步,
獨行或者結伴,( 若自身一人還寸步難行啊 )
旅行的時候捨得放膽冒險,或者找盡理由,只為了卻步。

黑與白的顏色,花色斑斕,可惜了那一卷拍不成的底片,
臨時起意買的相機沉旅行袋底了,
可惜的是沒有見到銀河,沒有見到日暮以及日出。

紅頭嶼,人之島。
船的眼睛顯明了顏色,紅黑白,
簡單的串珠串上了機車鑰匙,每回出門卻仍是一震翻心的尋找,深怕忘在鎖匙孔裡。

第一天的雨水涼涼,夜晚的海打上岸,
從來就不懂得深海的貪婪,而大雨打進眼睛,
長長的夜路,什麼時候歸家。

早晨的陽光,淺海裡小小的魚,
大大的陽台張望著16:9 的海,高畫質似的電影比例,
這裡的人黝黑,小孩子的眼色明亮,
這裡的機場聽得到原住民的語言,
這裡的山羊、雞以及黑色的豬仔,全都自由來去。

這裡的路面上,偶然的噴漆像是對道路訴說,也對著過客說,
「我們不是達悟族我們是雅美族」, 說著不要隨意清倒垃圾;
「核廢滾蛋」、「誰來承擔呢」
沒有句尾的標點符號更顯得無足輕重。 


然而這些又是誰的心聲呢。   
  


 
然而你懂得嗎,
時同我們張望著同樣的天色,以及星星月亮太陽,
心眼裡想的也許想與不同的人共享,
多生份,但卻耐得住彼此,幸運非常,
共得此夜好景,有零食有飲料,有葷有素,
有不同盤算的心眼,歸途還不明去向。

你可曾也對自己矛盾?
既想趕快離開、卻萬萬捨不得,
早知得分開的時刻,坐上不同的車廂,
早知得呼吸,得換氣,只願記得,因為值得。  


◎  ◎  ◎

想念地不假一字,我收下了,
透漏的不只是失望,還有一些其後的。

我對自己不夠好嗎?
或者人本來便擅長生存,擅長合理化,擅長遺忘。 

 

◎  ◎  ◎   
  

我們記得,我們遺忘,
因為記得是多麼孤芳自賞的一件事,
興高采烈地重溫偉大以及曾經的天份。
 
現實卻難為,暫且是普通人。




“This next song asks the question, ‘why do we forget things?’ Especially like our exes, or past relationships. Why do we forget what they were about and why we left, ya know, you leave a relationship and then a couple months later you’re like, well it wasn’t that bad! Then you call the person, and you’re like OHH! Gosh! It’s not like that all the time, but what is it about our humanness, where we forget, we remember, we forget, we remember, we forget, and I think it’s just for the opportunity of enlightenment. The opportunity of waking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cause it feels good. It feels good to remember our greatness. Ya know? It wouldn’t be so bright if there wasn’t a shadow every once in a while..Yeah so anyway, remember, forget, remember, forget, this song is about forgetting and remembering, and I realized it’s so that we can achieve enlightenment, but then, alas! We all still have to do our fucking laundry.”
 
—     Jason Mraz, on “I Never Knew You”

人總是有征服自己的慾望,
於是我讀更多的書本,想達到更高的地方, 
每每在長征之中獲得挑戰的快樂。
 
然而常常忘記自己獲得的高度,因為過程足已讓我感覺我還活著。
還能流淚,還能困惑,
體驗過了,知識在還沒變成自己成果以前,還常常遺忘。 
 


所以我只好不斷地閱讀,不斷讓自己習慣化,
只好不斷克服更高的山,
捨棄舊的,讓喜好變成典藏。

再在不同的時間點,再次感受到自己還像個動物,
「已被消除的條件反應,在休息一段時間後,會再度出現,只是強度比未消除前弱了一點。」
將被削弱的重溫,豈不是快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wh 的頭像
    ywh

    眼睛看到的地方

    yw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