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會影友初見龍應台 姜文稱大哥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世界本來就是荒謬的,生活你不一定要懂。」大陸導演姜文的作品充滿強烈的荒謬感。他說,「如果你用自己的眼睛感受生活,你會覺得很荒誕」,所幸多數觀眾跟他一樣,「看我的電影時,大家都笑了」
龍應台基金會舉辦「國際名家論壇」,姜文昨與作家龍應台對談「時代/眼光」。快人快語的姜文,初見龍應台便稱「龍大哥」,「我剛坐下來有點暈,她用『教父』黑幫的動作拍拍我,我就不暈了。」
姜文演員出身,只導過五部電影,其中「鬼子來了」遭禁、「太陽照常升起」票房慘淡,去年上映的「讓子彈飛」卻大賣七億人民幣。他的導演生涯大起大落,執導的初衷卻不曾改變,「你改變不了過去,未來也很難改變;但電影卻讓你表達了、改變了、洗乾淨了!」
「母親是個將幽默和暴力完美結合的人」,姜文自承受到母親影響至深。他說,外公是共產黨員,牽連女兒的行動、言論遭限制,逼使母親「用一種嘲諷的方式面對生活、面對我」。
「我媽跟我最大的交流是揍我」,姜文說,他最喜歡的電影是馬丁史科西斯的「憤怒的公牛」(台灣譯為「蠻牛」),因為裡面的拳擊手像極了母親,「我不知該愛她還是恨她?」
姜文以母親為原型拍「太陽照常升起」,將母子間殘酷又溫柔的關係詮釋得相當動人。母親看世界的荒謬眼光也永遠留在姜文眼裡,姜文認為嚴肅是「寫歷史的人」幹的事,「有一定的目的」;現代生活本身就有荒謬性,「嚴肅才是騙人的」。
【2011-07-10/聯合報/A10版/話題】
可不懂電影 但別嘲笑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說話直接又犀利的姜文,曾批評聽眾、網友的問題「愚蠢」。昨天他面對台灣聽眾卻走親民路線,不僅有問必答,答案幽默中見真性情。
一位政大哲學系學生問姜文,怎麼才能當大導演?他先幽默回應:「果然是哲學系的,知道我是一個大導演。」接著告訴他:「你繼續你的生活,有一天你會知道你想表達什麼,拍了電影你就知道,當姜文其實很容易。」
拍電影時會不會考量審查制度、票房?姜文說不曾明白大陸的審查制度,「所以無法準備。」但他心疼投注卅多年「人生積蓄」的「鬼子來了」無法上演,「我想改變一些人的看法,結果什麼都改不了。」
至於慘賠的「太陽照常升起」,他說投資方「拿片子回去天天看」,覺得拍這部片「很值」,「掙錢不是我們拍電影的目的」。他生氣的是觀眾在網上嘲笑這部片,「你可以不懂,但請別嘲笑」,因為「不懂才是真正的人生」。
最後,龍應台問姜文想不想拍「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他回:「不是陳可辛拿去了?」姜文也為這次的講題「時代/眼光」做了精準的詮釋:「眼光是分母,時代是分子」;決定一切的,「是眼光而不是時代」。
【2011-07-10/聯合報/A10版/話題】
yw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